品牌
Gap進軍美妝市場
近日,美國服裝零售巨頭Gap集團正式宣布進軍美妝市場。計劃于今年秋季在旗下子品牌Old Navy的150多家店鋪推出美妝和個人護理產品,并于2026年在Gap品牌門店全面鋪開。部分門店還將設立“店中店”形式的美妝區域,并配備專業美容顧問。首批上架的商品將包含自有品牌及Mario Badescu、E.l.f.等合作品牌的產品,涵蓋護膚、彩妝、洗護等多個品類,大多數產品定價低于25美元(約合人民幣178元)。
花西子推出護膚品
9月8日,花西子在杭州舉辦「氣色雙生」護膚系列全球新品發布會,首次推出護膚產品系列——共有6款單品,包含精華、面霜、爽膚水、乳液、貼片面膜等。同時,重磅發布兩大創新美妝科技“蓮花膠原肽”及“超分子氣色丹”。這兩大創新研發成果先后四次入選IFSCC(國際化妝品化學家學會聯盟)科學大會。
(相關閱讀《重磅!花西子護膚品全球首發》)
嬰童護膚品牌寶幼閉店
近日,嬰童功效性護膚品牌「寶幼」在淘寶、京東、小紅書等多平臺發布閉店公告:“由于庫存和資金的壓力,已無力繼續經營,將于庫存清空后正式閉店”。目前,店內產品正以9.9元進行虧本處理。公開信息顯示,寶幼運營主體為北京寶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京城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00%控股,其母公司為上市公司京城皮膚(836930)。京城皮膚成立于2006年,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是國內首家皮膚病連鎖醫療掛牌機構,曾推出了一系列功效性護膚品牌。如,美白祛斑品牌「白鹿丹」、抗衰品牌「京城美研」、祛痘品牌「麗面平」以及嬰童護膚品牌「寶幼」等,但基本都反響平平。
(相關閱讀《嬰童護膚賽道,難容“零背景”玩家》)
Puig首設副首席執行官
9月9日,西班牙時尚與美妝巨頭Puig宣布設立“副首席執行官”職位,并任命美容與時尚總裁José Manuel Albesa出任該職位,他將直接向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rc Puig匯報,并繼續兼任Puig美容和時尚總裁。據悉,這是Puig首次設立副首席執行官職位,這一人事變動旨在增強戰略落地能力,全面推動集團愿景,幫助集團在全球市場中更高效地運作。
IPO
綻妍生物掛牌新三板
9月8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顯示,綻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874888,所屬層級為基礎層。公開信息顯示,綻妍生物成立于2019年,專業從事生物醫用材料、皮膚學級護膚品和生物活性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2024年財報顯示,其全年營收達5.97億元,實現凈利潤7350萬元。目前,綻妍生物旗下擁有專研肌膚修護的“綻妍”品牌、嬰幼兒皮膚護理品牌“綻小妍”以及生物活性復合酸品牌“德菲林”。
市場
美妝代工廠盈利兩極化
近日,美妝代工廠2025上半年成績單陸續出爐,美妝代工企業呈現出復雜的發展態勢:行業樣本中九成企業營收上漲,卻有三分之一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韓國科瑪、瑩特麗、科絲美詩等國際代工巨頭盈利增速不一,但在中國區都賺了錢;本土代工企業業績表現兩極分化,諾斯貝爾利潤同比暴漲300.03%,嘉亨家化利潤同比暴跌489.78%,陷入虧損境地。
上半年美妝原料商大勢向好
日前,《美妝產品觀》選取了16家美妝原料代表企業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從營收、歸母凈利潤及漲跌變化展開分析。16家企業中,11家成功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分別是天賜材料、贊宇科技、麗臣實業、錦波生物、亞香股份、鼎龍科技、新瀚新材、無錫晶海、華業香料、維琪科技、珈凱生物。華恒生物、萊茵生物、中草香料3家企業則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其中,中草香料半年凈利潤僅為937.82萬元,下滑幅度達63.48%,為該類企業中下滑最顯著的一家。川寧生物、科思股份,2家企業均出現營收與凈利潤“雙降”的頹勢。從半年報可以清晰地窺見,美妝原料企業的業績增長,與下游需求、研發創新、市場拓展等因素緊密相連。
(相關閱讀《上半年,美妝原料商大勢向好》)
監管
又10人因售假“蘭蔻”獲刑
日前,上海靜安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10名被告人獲刑。信息顯示,2023年初,10名被告人明知系假冒“嬌韻詩”“雅詩蘭黛”“蘭蔻”等品牌的商品,仍低價從他人處購入后以遠低于正品的價格,開設五家美妝店鋪共同對外銷售牟利。10人參與銷售假冒品牌商品金額130余萬元至910余萬元不等;公安機關查扣的待銷售商品價值共計70余萬元。法官建議相關部門需加強對網絡銷售平臺的監管,要求平臺對入駐商家的資質嚴格審核,消費者應警惕“低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