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29日),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熙生物”)發布2023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上半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收30.76億元,同比增長4.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5億元,同比下滑10.27%。
結合近6年業績表現,華熙生物今年上半年營收雖然創又一歷史新高,但凈利潤增速首次出現下滑。
財報指出,公司主動擺脫過去成功的路徑依賴并主動進行變革,從快速增長過渡到持續穩健增長,從聚焦收入增速到聚焦業務健康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從關注發展速度到關注發展質量,從關注利潤指標到關注組織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等關鍵能力的提煉和鞏固。
化妝品業務收入近20億元
作為一家生物科技全產業鏈平臺型公司,華熙生物主營業務涵蓋生物活性物原料、醫療終端、功能性護膚品、功能性食品四大業務板塊。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在這四大業務板塊中,原料、醫療終端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功能性護膚品仍是華熙生物第一大業務板塊,但營收和毛利率均出現下滑趨勢。具體來看:
原料業務實現收入5.67億元,同比增長 23.20%,占總營收的 18.45%,其中,醫藥級占比 38.90%,化妝品級占比 32.74%,食品級占比 10.37%;
醫療終端業務實現收入4.89億元,同比增長 63.11%,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 15.90%,毛利率為 82.30%;
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實現收入19.66億元,同比下降 7.56%,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 63.92%,毛利率為 74.49%,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4.25 個百分點;
功能性食品業務收入約 0.33億元。
財報表明,以護膚品為代表的消費品市場受到一定沖擊,流量紅利趨緩、流量成本趨高,疊加內部組織結構和運營管理需要進一步升級的背景,公司主動進行戰略調整降低發展的速度,造成了銷售收入增速的下降。
四大主品牌均下滑
目前,華熙生物旗下擁有潤百顏、夸迪、BM肌活、米蓓爾等多個品牌,涵蓋次拋精華、膏霜水乳、面膜、手膜、眼膜、噴霧、頭皮護理、母嬰、男士個護及部分彩妝產品。
這四大品牌經過數年高速的增長,收入已經初具規模,并在各自細分賽道取得了領先地位和一定市場認知。上半年,有多款單品銷售收入過億,例如,潤百顏大單品系列屏障修護系列、光損傷修護系列和抗時光修護系列合計占比超過潤百顏整體銷售收入50%。
截自華熙生物最新財報
然而,上半年,這四大品牌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財報顯示,潤百顏營收6.32億元,同比下滑2.04%,夸迪、米蓓爾、BM肌活營收分別達到5.43億元、2.17億元、3.41億元,均出現雙位數下滑。
“從一個頗具規模的品牌邁向真正意義上的國民品牌仍然任重道遠。”財報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動放慢發展速度,對四大品牌進行全面梳理,深度審視業務健康,并進一步培育和提升關鍵能力,包括聚焦品牌定位、優化渠道結構,強化大單品戰略、數字化運營等,不斷強化組織能力,提升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力等。
目前,功能性護膚品銷售渠道以天貓、抖音、京東、唯品會等幾大線上平臺為主。“未來將通過私域運營,渠道下沉、渠道多元化等方式進一步帶來發展空間。”
研發投入占比超6%
以透明質酸原料起家的華熙生物,二十多年來一直不斷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建成了六大研發平臺,以生物科技為產品創新注入動力。
目前,華熙生物已從透明質酸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發展成為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產業鏈平臺公司。
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華熙生物研發投入1.87億元,同比增長4.04%,占總營收的6.07%。
通過底層研發不斷推出新的生物活性物產品,上半年華熙生物研發的4種生物活性物新產品完成上市。其中,合成生物生產的超純麥角硫因不含副產物,具有雜質少的優勢,表現出穩定性高、安全性高、綠色環保的特點。
在功能性護膚品研發上,華熙生物不斷推出原料組合物、配方技術、過程工藝與包裝材料的創新成果,以提升產品的技術壁壘與市場競爭力。上半年,公司在研功能性護膚品研發項目 51個。
財報表示,“接下來,公司會堅持戰略定力,提升關鍵能力,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產品端打造大單品及大單品系列,提升大單品及大單品系列占比;渠道端優化渠道結構,提升自有渠道占比;品牌端銳化品牌銳角,聚焦核心用戶的心智占領,從而為邁向下一個臺階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