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位朋友找品觀君訴苦:“我在網上花高價買了高達模型,結果侄女哭著說不要機器人,要小豬佩奇!”
錢花了,效果卻不如預期,這可就讓人忒郁悶了。
選禮物需要摸清對方的心意,其實裝修化妝品店也一樣。到底什么樣的店鋪才能“美”進消費能力日益增長的90后的心里,吸引她們進店?
體貼的品觀君采訪了部分90后,“拷問”出她們喜歡的化妝品店到底“長”啥樣。今兒就分享出來給各位店主做個參考,讓您花少錢、辦對事。
店鋪裝修:少女風/性冷淡風狙擊90后
97年澳洲留學生小昕:“我偏愛少女風、造型萌萌噠的化妝品店,店鋪的外觀,能傳遞出這家化妝品店的態度。”
90年外貿公司職員月雅:“裝修簡潔的性冷淡風更吸引我。”
一家化妝品店,并不是裝修的越奢華越好,其核心是體現出店鋪的定位和目標消費群。
過度裝飾可能會嚇跑部分消費能力不足的年輕人,但裝修太差又難免讓“小仙女”們質疑這家化妝品店的專業性。
少女和性冷淡,這是她們提到的最高頻的兩個詞。“少女風”顧名思義:甜美可愛、大多以粉色系為主,俏皮中透出女人味。
I Miss Home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一家“網紅”店,90后進店率超過1/3,其擊中無數少女心的粉色系“少女風”裝修風格值得借鑒。
而“性冷淡風”則在這幾年席卷了大部分與美和設計相關的領域,它象征著低調、極簡,配色多以黑、白、灰為主,傳遞出一種高冷文藝范兒。
換句話說,就是看似簡單,卻無不從細節處體現著品質和高級感。
黑色柜臺、明亮燈光和白色的品牌名,絲芙蘭算得上是“性冷淡風”化妝品店中的一位代表。憑借高端的品牌形象和頗受年輕人喜愛的裝修風格,絲芙蘭成功吸引不少90后進店消費。
高顏值的店鋪將90后“領進門”,那么如何讓她們留下來?
店鋪陳列:貨架整潔、試用品干凈
98年“吃土”大學生莎莎:“我們這有家化妝品店產品經常找不到,試妝臺又塞滿了人,我就不太愿意去了。”
91年銀行職員露露:“興致勃勃走進一家店,結果產品擺得亂七八糟,試 用品也臟臟的,瞬間興趣全無。”
其實一家化妝品店的陳列,包括產品分區、燈光風格等,都能體現出一個化妝品店的經營理念。好的陳列方式應為消費者觀察以及選購提供最大便利。
貨架整潔、試用品干凈和擺放有規律,90后消費者對于化妝品店陳列的需求主要在這三個方面。
關于陳列方式,她們也提出自己見解。
1、產品按功效分類陳列。
如今各類功能性產品眼花繚亂,同功效的產品放在一起不僅針對性更強,還能節省消費者的找貨時間。
屈臣氏為年輕消費者打造的“潮流店”較以往店鋪在商品陳列上更加細分化,例如在個人護理方面就有面部護理、唇部護理、身體護理等多個分類。
2、產品分色系陳列。
試想一下,如果在一片白色化妝品中尋找其中一瓶,那簡直就像大海撈針。將不同色系的產品擺放在一起,視覺上更直觀。
3、口紅要露出色號。
90后已逐漸成美妝消費主力,口紅又是最受她們歡迎的產品之一,因而口紅的陳列非常重要。93年新媒體編輯小倩表示:“XX店會把口紅反著放,能直接看到色號,或者會有色板在外面,‘簡單粗暴’我喜歡。”
一家漂亮的店鋪能將90后吸引進來,但燈光昏暗、貨架雜亂、產品缺貨、試用品臟亂等著實讓她們的購物欲大打折扣。
店鋪陳列符合90后的消費習慣,才能延長她們停留在店里的時間。
店鋪體驗:體驗區是“靈魂”
95年職場“小白”西西:“現在逛實體店,我更注重體驗感,體驗區那是必須要有的!”
96年實習生小諾:“看美妝博主的視頻被‘ 種草 ’ ,但不知道用在自己臉上是什么效果,上臉試一下才放心。不過試妝過程中,我不喜歡被人打擾、被BA盯著。”
除了體驗區要寬敞明亮,便于試妝外,她們還非常注重體驗區的空間感。而相較于護膚體驗,90后更青睞效果立竿見影的彩妝體驗。
目標消費群為18~28歲消費者的美星家,為了讓彩妝區更具溫度更加場景化,直接將“浴室”搬到化妝品店中。浴缸、浴花等一應俱全,為消費者營造出“家”一般溫馨舒適的選購、試妝氛圍。同時,美星家還打造“彩妝課堂”,進一步增強消費粘性。
在采訪過程中,90%的90后受訪者表達了對體驗區的認可,這也說明高質量的體驗區能夠吸引她們進店。同時她們也表示,不希望體驗過程被過分干涉。
這么說來,BA就不重要了嗎?
90后曰:“BA很重要!”
店鋪BA:不能太熱情也不能太高冷
92年職場白領小雪:“不要太熱情,請讓我靜靜挑選。但也不能太高冷,有時候產品找不到,BA也不幫忙,簡直差評。”
98年在校大學生莉娜:“對!我明說了只想自己看看,那就別在旁邊叨叨叨了;或者我明說我要找什么,那就幫忙找找吧!”
從調查情況來看,90后并不排斥BA,但她們對BA的服務有要求。
90后希望BA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能為她們提供專業的指導,解決在購物選擇和尋找產品上的煩惱。但不要看到她們拿起產品就沖過來指指點點,并且糾纏不休。
90后認可的BA,能真正讓她們感受重視和關注,給她們帶來一種購物的愉悅和滿足感,還能留給她們足夠的空間。
如何才能熱情卻不失禮貌,這就十分考驗BA們的功力了。
店鋪小心機:不僅要美,還得夠“味”
95年研究生婷婷:“有次閑逛路過一家化妝品店,店鋪里的香味聞過就一直忘不了,特別好聞,到現在都念念不忘。”
90年公關經理妍妍:“放班得瑞那種輕音樂,只要不是店里人太多或者店鋪外觀太丑,我都會進去轉轉;如果放快歌舞曲,我轉身就走。”
92年自由職業者羽舒:“有的化妝品店會做一些看起來不應該在化妝品店出現的活動,比如喝茶、試吃棉花糖和冰淇淋等,我就是被這些誘人的美食吸引進去的。”
想要“取悅”90后,當然還需要一些“小心機”。
采訪結果顯示,90后消費者容易被化妝品店的一些細節“打動”。如今,化妝品店的競爭愈來愈激烈,化妝品店吸引消費者的方式自然也愈發多元化。
比如主營香水品類的妍麗,會噴灑香水讓整個門店充滿適當香味,為消費者營造一個舒適的購物氛圍,同時還能凸顯品牌特性。
高級的香氛不僅能舒緩壓力、改善心情,讓購物體驗更好,還能作為一種標簽,與消費者建立聯系,讓消費者聞到這種香味的時候就想到這家店鋪。
頂級香氛品牌Diptyque上海旗艦店為吸引年輕消費者,推出同款香水味冰淇淋免費試吃活動。
聽90后們說了這么多,接下來咱們換個“口味”,再來聽聽專業的道具公司怎么說。
品觀君從擁有1000多家美妝零售連鎖企業的項目開發經驗的澳亞道具公司和對打造場景化新青年店有眾多成功經驗的必美道具公司了解到最新的化妝品店裝修趨勢。干貨滿滿,各位店主們趕緊往下看!
從澳亞道具公司合作的化妝品店來看:
1、歐美大牌風取代韓式小清新
2013年至2015年因韓風盛行,韓式小清新的裝修風格廣受化妝品店主歡迎。
而從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店更傾向于采用以黑、白、灰色為主的歐美大牌風裝修風格,店鋪整體形象高端。目前這類風格裝修需求占比呈穩步上升趨勢。
2、中小型店鋪偏愛田園小清新,高端店偏愛高端名品風
中小型的化妝品店偏愛田園小清新的裝修風格,淺色系的顏色能降低消費者的消費壓力;定位高端的化妝品店偏愛高端名品和歐美大牌風裝修風格,高冷系的顏色會提升消費者的消費壓力。
目前中小型店鋪和高端店裝修需求占比為3:7,也從側面說明定位高端的化妝品店的店鋪升級意識更強。
3、街邊店簡約清新,商場店高端冷艷
街邊店、商業街店、鄉鎮店大多采用簡約清新的裝修風格;商場店大多采用更高端的歐式裝修風格。
從必美道具公司合作的化妝品店來看:
1、個性、時尚成主流
星星點點的霓虹燈,色彩鮮明的場景布置,目前70%的店主開始嘗試用ins風、插畫風、工業風等極具設計感的時尚風格來裝修自己的門店形象。
2、連鎖店形象統一,新青年店更個性
連鎖店化妝品店更多以較為統一的標準化形象為主,強調品牌的聚合效應;而新青年則會在結合店鋪所在商圈的客群特點的同時,更注重個性化風格的打造。
3、街邊店個性簡約,商場店注重場景化
街邊店主要以時尚化的風格來塑造店鋪個性,以品質、簡約風格作為補充;而商場店更多以品牌感風格為主,以極致的獨特小眾風格為補充。
同時,商場店更注重店鋪的場景化和主題化構建。
綜合兩家道具公司情況來看:
1、目前化妝品店平均3-5年進行一次門店升級,以順應當下的消費者審美趨勢,保持店鋪的競爭。
2、通過裝修升級,化妝品店的銷售額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提升15%-20%為常態。其中,中小型店鋪表現尤為明顯,部分門店通過店鋪裝修等全面升級后,銷售額提升幅度能達到40%-60%。
3、從店鋪設計到實施裝修,整個流程走下來耗時為1個月左右。
說了這么多,各位店主知道該如何給自己的化妝品店做“美顏升級”了嗎?
品觀君歡迎各位90后粉絲踴躍留言,說說你喜歡的化妝品店“長”啥樣;也誠邀各位店主來分享你們的“店鋪升級經”。
注:本次采訪對象涵蓋了不同職業、不同地域和不同消費水平的90后“小仙女”。
其中國內學生黨偏愛選擇網購和代購,熱衷的品牌從伊蒂之屋、美寶蓮到肌膚之鑰等,跨度十分廣,客單價大多不足千元;
留學黨大多直奔專柜,熱衷迪奧、香奈兒、YSL等國際一線大牌,客單價在1000-2000元左右;
職業白領多是通過跨境電商、單品牌店和CS店購買化妝品,熱衷口碑好的日系和歐美系品牌,客單價在600-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