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由化妝品觀察和CiE美妝創新展主辦的2023(第十六屆)中國化妝品大會·新品開發論壇,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這是一個新品迭出的年代。
這亦是一個新品難爆的時代。
當消費需求快速變化、流行趨勢轉瞬即逝,品牌如何可持續地開發新品?
在中國化妝品大會·新品開發論壇上,英敏特客戶成功與洞察副總監刁潔慧、上海友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璞、儀玳集團副總&研發總工程師洪偉章、Off&Relax 首席研發官楊建中、科絲美詩(中國)戰略市場部產品開發總監賀雪敏、帝斯曼-芬美意中國高級香水中心市場總監史曉晴、SGS化妝品與清潔護理用戶服務何曉峰7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對于新品開發的洞察。
英敏特刁潔慧:探索情緒健康是熱點趨勢
“在全球,面部護膚新品的發布都十分活躍。”
演講伊始,刁潔慧分享了一組數據:2022年全球美容個護新品屬于?面部/頸部護理產品增長10.4%,連續4年保持增長。
“在全球,這是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刁潔慧進一步指出,在該賽道,積極關注皮膚屏障、運用生物技術解決成分難題和探索情緒健康是熱點趨勢,具體來講:
其一,提升皮膚的天然抵御力是未來面部護膚品的關鍵。她解釋,眾多消費者擔心外界因素對皮膚的影響,正在尋找保護皮膚、維持皮膚健康的方法。因此,增強皮膚的天然防御力,如溫和清潔不破壞屏障、保護健康皮膚屏障和加固皮膚防御屏障等產品將迎來較廣的發展空間。
其二,利用生物技術推動類別創新。如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顯示,2018年1月-2022年12月,發酵相關宣稱持續增長,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發酵技術的功能認知更完善,“未來,發酵技術將繼續發展,為面部護膚領域創造功效更強大的成分。”
其三,關注情緒健康。刁潔慧表示,消費者追求美妝個護產品的情緒價值,品牌可協同成分、香味以及質地,為消費者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把美妝個護流程轉變為愉快體驗。
上海友仁王璞:面部精華是市場空間最大的品類
“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功效,而精華是最容易帶來功效的產品。”上海友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分享道,2022年1-10月,淘寶美容護膚/美體/精油全品類,面部精華表現堅挺,是市場空間最大的品類,精華的熱度也為全品類最高,遠遠高于護膚其他品類。
但如何打造一款好精華?
首先,要明確,消費者對精華有哪些槽點?王璞指出,難推開、停留在皮膚表面、搓泥、硅感/假滑、糊在臉上等都是用戶使用精華常見痛點,這會導致“精華完全不會吸收, 皮膚透不過氣來。”
因此,王璞認為,一款好精華要滿足四大標準,分別為功效、安全、吸收、膚感。
如在功效端,上海友仁針對肌膚凹陷,開發出了膠原精華,有效解決了膠原蛋白分子量大和水溶性難以滲透皮膚屏障的難題。
在吸收端,上海友仁開發了TRU RENETRATTM動力穿梭科技,實現了高達326%的運載量,使產品迅速起效。
儀玳集團洪偉章:以極簡配方和獨家原料賦能新品
“儀玳產品創新沿循從5S(Sensibility)到5G(Good)的路徑。”
洪偉章解釋,5S偏向于感受,5G代表可量化的結果,分別為Look Good、Feeling Good、Smell Good、Health Good、Safety Good,即是否能感知到視覺美、聞起來放松、直觀感覺好不好、有沒有不適反應、是否真的有效。
他表示,在遵循上述路徑的基礎上,儀玳產品開發還遵循著“成分精簡、安全高效”的思路。
以功效護膚為例,儀玳一直專注于植物性原料的研究和應用,將自然植物成分通過科學的配方架構,研發設計功效護膚產品。除此之外,儀玳還自行開發原料、篩選原料,并將其賦能新品。
據他介紹,在產品開發上,儀玳擁有國內外尖端研發隊伍,并搭建起穩固的“地基”——八大化妝品永續經營平臺,分別為:市場情報趨勢平臺、化妝品開發設計平臺、化妝品安全與皮膚診斷平臺、化妝品功效評測平臺、化妝品穩定性快篩平臺、化妝品創新制造平臺、消費者互動透明化平臺、營銷業務服務平臺。
Off&Relax楊建中:純凈洗護是必然趨勢
現場,楊建中發表了主題為《洗護市場研發趨勢要點分析》的演講。
他指出,頭皮護理技術正在進階,當下,已從過去的抑菌去屑、頭皮減負轉向油脂平衡,未來,還會轉向微生態平衡,“可關注以下幾個技術方向”:
一是關注化學屏障之油脂平衡技術,如抑制皮脂過度分泌、選擇性地清洗高風險皮脂成分、皮脂成分的抗氧化等。
二是關注生物屏障之選擇性抑菌技術,針對敏感頭皮、頭皮炎癥、脫發等開展微生態平衡研究。他表示,Off&Relax已進行毛囊賦活新機理相關應用研究。
最后,他指出洗護行業理念正從美發護膚、頭皮護理、身心健康想純凈洗護理念進階,“作為個人護理品產中消耗量最大的洗護產品,毫無疑問將是Clean Beauty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越來越深入人心的今天,純凈洗護是必然趨勢。”
科絲美詩賀雪敏:回歸本質,從消費者洞察出發
賀雪敏表示,在不確定性時代,美妝需要拼“內功”,而消費者洞察和產品正是核心部分。
在消費者洞察方面,重新建立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從消費者品牌到用戶共創品牌;同時,讀懂Z世代語言,增加消費者粘性,打造極致消費者體驗感。
如歐萊雅招募1000名18-35歲女性消費者一起共創,花費59天,調研、上市第一款C2B模式產品,該產品上市后賣爆9.4萬+。
在產品方面,賀雪敏建議關注產品的內在價值。
如Aesop強調零殘忍和純素,不做任何動物實驗,以及無性別的定位引起了目標消費者的共鳴;美國明星Selena Gomez的個人美妝品牌Rare Beauty因關注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加強了與Z時代粘性。
此外,賀雪敏表示也要善用人工智能技術。“科技是美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科技創新已成為美妝企業和品牌奪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
芬美意史曉晴:國產香水香氛發展空間仍會高漲
“2017到2022年,中國香氛品牌注冊數量從200增長至2000,翻了10倍。”史曉晴表示,當下,消費者對中國風格產品的興趣高漲為國產香水香氛品牌鋪平了道路。
在她看來,香水香氛類品牌可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天然感。相關數據顯示,91%的消費者看重天然香原料優先的香水,90%的消費者認為天然成分制成的香水更安全,89%的消費者愿意為天然的香原料支付更多。
其二,重季節性。“消費者深深受到當地風物、香氣傳承以及季節性的影響。”史曉晴表示,如春季玉蘭,夏季艾草,冬末梅花,都是帶有季節特征的香氣。
其三,傳統節日逐漸成為香氣開發的靈感來源。史曉晴認為,慶祝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關鍵詞,與自然節律相通,品牌可從其中找尋開品靈感。
SGS何明鋒:善用新介質
何明鋒從化妝品功效評估新趨勢角度給出了自己關于開品的見解。
他指出,化妝品功效評估方法逐漸無創化、可視化,當下,有幾大評估新趨勢,包括皮膚損傷模型、光學及超聲評估方法等,其中后者還包括高頻超聲皮下診斷、雙光子顯微鏡應用、OCT應用等等。
在他看來,企業可善用這些新介質,幫助品牌提升開品幾率、從科學端對產品質量進行前置把控。
中國化妝品大會被譽為化妝品行業的“達沃斯論壇”,本屆大會由伊斯佳股份主贊助,福瑞達生物股份、中通生化、貝豪集團戰略合作,主題為“信仰之躍”。
本場新品開發論壇由上海友仁、儀玳集團戰略合作,來自行業上下游企業,包含工廠、品牌、第三方機構以及專家教授等,共同探討行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