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華熙生物發布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及2020年一季度報。2019年,華熙生物營收達18.86億元,同比增長49.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6億,同比增長38.16%。
相比2019年,華熙生物今年一季度雖增幅較小,但也保持了增長,當期實現營收3.68億元,同比增長3.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0.77%。
報告指出,華熙生物2019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增長,主要受益于公司重點布局的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銷售收入較上年實現了較快增長,同時原料產品持續保持增長勢頭。
原料收入達7.61億元,透明質酸龍頭地位穩固
作為透明質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在原料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
在2019年18.86億元的總營收入中,原料產品以40.35%的占比,成為華熙生物的最大收入來源,總收入達7.61億元。此外,其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分別實現收入4.89億元和6.34億元。
隨著微生物發酵生產透明質酸逐步實現大規模產業化,透明質酸在醫藥、生物醫用材料、化妝品、食品等領域的應用得到極大普及和推廣,并逐漸擴展至新的應用領域。
根據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分析,2018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量達到500噸,2014-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22.8%,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18.1%的高復合增長率,預計2023年銷量可增長至1150噸。
作為國內最早實現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企業之一,華熙生物的透明質酸產能,通過持續的中試研究和生產工藝的技術革新,已從2000年0.8噸到2019年底達到320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且全球首次實現透明質酸酶和酶切寡聚透明質酸的規模化生產。2019年,華熙生物更是新增150噸新生產線,透明質酸原料生產量較上年增長44.01%。
在市場前景大好、產能充沛的同時,競爭對手的退出也給了華熙生物更大的發展空間。報告指出,2019 年,日本資生堂宣布未來三年內將退出醫藥級透明質酸業務,為公司的醫藥級原料業務帶來重大機遇。
能夠維持在透明質酸領域的不俗表現,并推動整體業務增長,不得不說,華熙生物對研發的重視起到了積極作用。
報告顯示,2019年,華熙生物研發投入為9388.62萬元,較去年增幅達77.59%。報告期內,華熙生物已申請專利180項(含發明專利146項),其中已獲授權專利52項(中國發明專利35項,國外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正在審查中的專利 128 項。其中,“酶切法制備寡聚透明質酸鹽的方法及所得寡聚透明質酸鹽和其應用”技術專利獲得第21屆中國專利金獎。
在產品創新方面,2019 年華熙生物新上市原料產品6個,包括寵物用透明質酸、計生用透明質酸等,新增產品規格11個。
功能性護膚品大漲118.53%,銷量主要來自線上
根據華熙生物招股說明書及年報,2016年-2019年期間,公司功能性護膚品營收分別為6385.80萬元、9516.45萬元、2.90億元和6.34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79%、11.7%、23.04%和33.62%,屬于逐年大幅提升狀態。
2019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營收的同比漲幅更高達118.53%,成為華熙生物最有力的增長點。
目前,華熙生物旗下擁有“潤百顏BIOHYALUX”、“BIO-MESO”、“米蓓爾MEDREPAIR”、 “潤月雅PLUMOON”、“夸迪QUADHA”、“德瑪潤”、“潤熙禾BLOOMCARE”等多個品牌系列,產品種類包括次拋原液、各類膏霜水乳、面膜、手膜、噴霧及部分彩妝產品。
根據報告,功能性護膚品營收的大幅增長,主要受華熙生物開發新產品及拓展線上銷售模式的影響。2019年,華熙生物不斷加強線上推廣力度,并積極開拓線上銷售模式,次拋、面膜等功能性護膚品實現了線上收入快速增長。
而在產品層面,依托公司發酵技術平臺與交聯技術平臺的科研成果,華熙生物以透明質酸保濕技術為基礎,研究構建了功效指向性強的科學配方和產品體系。
借助優選媒體精準投放、與知名品牌聯名合作以及社群精準營銷等方式多點、多渠道聯合推廣,華熙生物全方位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聲量。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推出的“故宮口紅”系列產品的爆紅出圈,也驗證了華熙生物在營銷推廣上的成功。